查看原文
其他

张欣欣:千万别小看智障儿童,他们潜力无穷 | 来都来了

2016-07-28 张欣欣 乐助乐仁

2016/7/28 来都来了 第7期 

千万别小看智障儿童

「来都来了」

为平凡公益人立传

出品 | 乐助乐仁来者 | 张欣欣应者 | 唐亚萍整理 | 唐亚萍编辑 | 小乐来者何人张欣欣
  • 蝴蝶妈妈社工服务社项目主管

  • 拥有800余场活动策划主持经验

  • 为200余名特殊儿童提供公益服务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实习督导

来看精华版采访



来都来了,介绍下自己吧


张欣欣:我是来自苏州市姑苏区蝴蝶妈妈社工服务社的张欣欣,去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正式入职,不过从事社会工作已有两年半了。现在是机构的项目主管,负责项目统筹,自己带过的项目有智障儿童关爱项目、阅读推广项目、盲聋学校学生服务项目、困境未成年人个案管理项目等。最近进行了新的调整,开始负责双塔街道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

 

聊聊研究生生活吧人大如何培养人才


张欣欣:我从研一开始就进行社工实习了,每周抽没有课的时间去做一些社工服务活动,坚持了一年;研二时我来到蝴蝶妈妈全职实习了一整年。整个研究生生活基本就是上课、实习、小组讨论、旅游,每天都很充实。

 

人大研究生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就是自己广泛涉猎,我当时读了二三十本书它的培养模式比较有特点,所有的课程都分小组学习,每个课程分为几个组,每组从开始到结束要一起完成作业,各个小组还会进行一些小组凝聚力提升活动,所以往往一门课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


我感觉现在老师越来越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学习社会伦理,老师会要求学生到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社会工作伦理现状的调查,这样大家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从业以来有什么骄傲或者印象深刻的事

张欣欣:我觉得做社工最大的收获是服务对象给予的反馈。我做了很多儿童项目,发现小孩子们是喜欢给予反馈的,他们会经常拥抱我,会迫不及待的让我看他们完成的作品,在离开的时候会一直不停的说再见,有了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我帮忙,我给服务对象家长打电话他们可以和我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些反馈都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与喜爱,所以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尤其培智学校的那些孩子,他们已经跟我很熟了,一开始做活动时有的孩子不听任何人的话,但是我过去跟他们讲就会听,这一度让我觉得很是自豪,这说明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信任我了。


做活动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家长和孩子已经把参与我们的活动当成了习惯,现在无论天气如何,他们都会主动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活动后家长还会主动的跟我们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之,家长与孩子给我们的信任,让我觉得做这件事有意义。

 
特殊儿童为何接纳你你如何融入到他们中

张欣欣:我认为想要得到一个孩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和相信他们。特别是智障儿童,他们可能从小接触的信息就是别人老说他们笨,不相信他们,觉得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好。


但我们在做活动时就会让他们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哪怕是帮忙收拾桌子、打扫卫生,这些都会让他觉得你相信他的能力。所以不要把他们当成一个太特殊的群体来看待,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最大的尊重。


家长这方面我们做的主要就是及时沟通,我们有微信群和qq群,会及时反馈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同时对于家长提出来的问题也会及时反馈。平时家长接孩子时,我们也会和家长聊孩子一天的表现。及时和家长交流,家长就会觉得我们做的比较实在,他们就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智障儿童状况现如何如何让公众关注他们 

张欣欣:目前智障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在特殊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后继续9年的义务教育,能力比较强的还可以进入职训班继续学习。他们进入职训班之前需要一个筛选过程,只有少部分可以进入,进入职训班出来以后可以从事一些烘焙或者保洁的工作。


但是很多智障儿童最后都会回到家中,基本上回到家里之后就宅在家长,看电视、玩电脑,不愿意出门,这就导致很多智障儿童的能力回到家之后出现退化。


让社会大众关注这一群体,我觉得可以用孩子影响孩子的方法,我在做智障儿童社会融入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向普通儿童说明情况并向他们布置关爱任务后他们都会很细心的去帮助和照顾智障儿童,即使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互帮互助的情景下也会变成耐心的小天使。


让更多的普通儿童参与到智障儿童服务中,拉一个普通儿童就是拉了一个家庭来关注这一类群体,同时也使得普通儿童能够从孩提时代就形成关爱智障人士的意识。

 
这两年遇过什么困难
张欣欣:相对来说,项目过程中发掘服务对象较为困难,如何发动居民参与度是我们目前较大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队伍较为年轻,经验不足。
 好在我们团队有一个社区退休的书记,他对社区的实务与工作都比较了解,可以给我们很多指导。我们机构的领导虽然不是社工专业的,但是她的社会经验和掌握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针对队伍年轻化这个问题急不得,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当你从事公益时亲朋好友是什么态度 
张欣欣:我父母对我的工作是比较清楚的,因为我会经常会和他们交流我现在在做什么事情,具体到会告诉他们我今天会做什么活动。他们自己也会专注社工这个职业,平时看到有关的新闻都会认真主动的去了解,还会再来和我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社工,所以也支持我。 其他亲戚朋友我就会跟他们说我是做公益的,有的人会觉得公益就是慈善,没有钱拿,但这是一小部分人,目前周围朋友大部分都是做社工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误解,相互都会支持。 
你觉得好的NGO什么样 

张欣欣:我觉得一个好的公益组织应该是让员工有特别强的归属感,因为社工这一行薪酬确实不高,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社工机构就要努力让员工有较强的价值归属感,愿意主动留下。


一个机构的文化、团队的凝聚力等都会影响到员工对机构的归属感。我现在所在的机构凝聚力就很强,领导与员工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上下级划分,每月都有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气氛很融洽。


我认为提高归属感还要让大家在工作中达到自我实现,同时机构实行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多给同事一些的参与决策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多为大家提供一些技能提升的渠道。

 
工作至今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同行分享吗 

张欣欣:还是说到我服务的智障儿童,永远不要小看他们,他们真的潜力无穷。在做智障儿童项目活动前期,我以为他们的进步不会太明显,可能看不到什么大的改变,所以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但做久了就会改变这种态度,你会觉得他们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都是巨大的改变,也会让你很开心。 


他们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很惊人的举动,比如我们这里有一个小姑娘,你跟她说你是哪里人,一两个月后你再来,她可能不记得你叫什么名字,但她肯定记得你是哪里人。还有一个小男孩,可以一字不落的报出公交车上的报站语,普通话的、苏州话的都会。很多孩子在某方面都有很强的能力,不去了解你就永远不知道他们的潜力在哪里。

 
随便推荐点东西吧你会选择什么 

张欣欣:我推荐一部社工电影《生命因爱而动听》。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社工电影,主角是一名女社工,她30岁左右得了癌症。一开始也是经历了绝望痛苦,但是最终选择勇敢的面对,在医院治疗的时候为一直用社工的一些方法和理念鼓励和帮助病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部电影让我开始有了做一名社工的念头,然后一直到现在真的做了一名社工。


推荐一本书《平凡的世界》,我比较欣赏主角孙少平的性格。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坚持做自己。通过自己的奋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是我自己一直在坚持的。




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来都来了」往期


阿玲: 构建社工和居民的承载力关系

霍佰义:用商业方法培育青少年组织

王永兵:这条路我想我会走一辈子

沈艳:公益是件高调、华丽、时尚的事

谈路明:从事公益是自己和老天之间的事

刘海林:为什么我要和服务对象说“不”


点击阅读原文,来和小乐一起学习

想分享你的智慧?点击下一条脑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